◎小美

 

       這篇文章本來是為了下個月的專欄寫的,最後因為編輯考量沒有使用,於是我在第二次截稿時間前,完成了現在正在印刷廠裡付印的稿子。對於這篇文章,沒有遺憾或可惜的心情,感覺它仍然在自己的世界裡愉快地跳著舞,仍然帶給我粉紅色的溫暖氣息。

        很想和大家分享,所以我就直接放上來吧。寫成的時間大概是二月初,直到現在,我的房子仍繼續給我滿滿的力量……


怦然心動的人生。

 

首先讓我開宗明義的先介紹這本書: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。我知道這個專欄不是「每月新書」,或者「好書推薦」,但我那怦然心動的人生和這本書有很大的關連,我不想把它若有似無地藏在文章裡,乾脆就讓它直接亮相。

 

那是一個心情滯鬱的午後,有些混沌不清的情緒佔據我的心,我勉力把自己套進牛仔褲裡,知道再繼續坐下去我就要瘋了,於是出門、上車、出發,然後很自然地就走進政大書城,彷彿計畫好似地買了檯面上這本,據說在日本已經銷售突破一百萬本的暢銷書。其實我什麼計畫也沒有,只是湊巧看到、喜歡、然後買了,但根據三十幾年來的閱讀經驗,我發現,我需要的書總會在最適當的時間,出現在我的人生中,這幾年來越來越有這種體會。

 

這本書說的是整理,是呦,就是整理房間的整理,作者近藤麻里惠小姐(一位長相甜美的女孩,目前是日本知名整理諮詢顧問)宣稱,這本書要說的是:「一旦收拾整齊,就絕對不會再亂的方法。」除此之外,「無論什麼人,只要體驗過一次完美無缺的整理,就會體會到心動般的感覺。而且,還會實際感受到『整理過後』的人生所產生的戲劇性變化。」

 

我很想用賣膏藥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:「她說的是真的!」因為讀完這本書的五分鐘後,我就馬上開始把自己當做實驗品,徹底實行了她的方法,而此時我正享受著那心動般的戲劇性人生變化。但我現在打算要說的,是在整個整理過程中,我對「謝美萱」這個人的重大發現。

 

〔小標〕我的自我價值感居然……這麼低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先來說說麻里惠的基本教義吧。以下我決定不打開她的書,純粹用我的記憶和語彙來說明。

 

是這樣的,你知道嗎?在這個世界上,所有來到你身邊的東西,都是為了要讓你幸福而來的。是的,每個東西都有生命,一個你已經不再感到心動的東西,留在你的身邊,除了你不感到幸福以外,它也不感到幸福;當你把它們通通堆在衣櫥、角落、抽屜時,你的人生就會開始淤塞,因為你被不幸福的東西包圍著。

 

根據這個原則,整理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把所有不讓你心動的東西,通通丟掉。注意:不是壞掉或用不到的東西,是「不心動」的東西,通通丟掉。

 

這個判斷的標準,將是你是否能過著「幸福的生活」的重大關鍵。你願意讓什麼樣的東西包圍你呢?是勉強堪用的、不喜歡但可以接受的、還是令你心動的呢?

 

我依照書中的指示,準備開始整理衣服。方法是,把家中所有的衣服通通拿出來堆在同一個地方(而不是直接面對衣櫥判斷),一件一件拿起來摸摸看、感覺看看,如果沒有心動的感覺,就把它丟掉。

 

很多人問麻里惠,可是……那種只穿過一次、甚至連一次都沒有穿過的衣服,就算不心動,丟掉也會有一種很浪費的罪惡感,所以:「一定要丟嗎?」麻里惠說,每件衣服都有它的任務,不是每件衣服都打算陪你天長地久的,有些時候,當你看到一件讓你心動的衣服、接著你掏出錢來買下,就在那一秒鐘,它的任務就完成了──它讓你擁有了那一秒鐘的幸福感,如此真實且美好。同理可證,面對阿姨送的衣服、表姐給的鞋子,也不需要執著於「把衣服丟了好像也把對方的心意丟棄了」的愧疚感,因為心意確實已經收到,那一刻妳們已經傳遞、接受那份幸福了。

 

丟掉的時候請對它說:「謝謝你與我相遇。」「一路順風,記得回來噢。」書上說,很有可能,你丟掉的東西將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到你的生命中,也許是一件新衣服、一個新關係,或者一份新的訊息。

 

光是這個精神就足以支撐我著手這整個驚人的計畫,我看著書腰上麻里惠稚氣的笑容,感到敬佩與感動,這個女孩這麼年輕就體悟到這麼深的道理,好棒呀。

 

和我一起奮戰的是阿法小姐,準備開始之前,她說:「我好緊張噢,不知道能不能做到?」為了減少挫折感,我們從一些很好入手的舊衣開始作業。

 

「這一件,丟了丟了,不心動!」

「這一件也不心動啊,丟!」

「這一件,吼──你如果說你穿著它會心動的話,我就……」

 

就這樣,我們很快解決掉一些基本型的挑戰,但隨即出現了進階型考題。

 

「這件……還好好的,可以當睡衣啊,丟掉很可惜耶……。」

        「這件……是沒有很心動啦,可是打掃的時候可以穿啊,不用怕把它弄髒。」

        「還有這件……」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沒錯,隨即我們就進入了「不夠好的衣服可以在家裡穿」的應用題,「廢物利用」這個緊箍咒在過程中不斷掐緊我們的腦袋。

 

但這個問題也有很好的解答。麻里惠說,為什麼人們老覺得在家裡,就要穿著比較不心動的衣服呢?真正的家居服,應該是在家裡穿著會感到舒適、愉快、幸福的服裝。但許多人在家穿著質料不怎麼柔軟的、不再喜愛的、準備要淘汰的外出服,真的會有這種感覺嗎?我想我馬上就可以代表回答這個問題,答案是:「不會」。

 

最令我震驚的是,我赫然發現,我平常在家裡穿的,竟是我那整堆衣服當中最破爛、最沒有元氣的幾件,有些甚至都破洞、裂開了。「在家自己看、出門別人看」──這大概是一個基本想法,但我從未想過,我一直都在給自己看最難看的,再說,因為工作的性質,我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時間都待在家裡,也就是說,我人生有百分之七十的時間,都穿著令我完全不心動、也絲毫不感到幸福的衣服!長久以來我是這樣對待自己,而我卻一點也不知道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樣的我,真的能得到幸福嗎?我想我馬上就能回答,答案還是:「不能」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如果單純用整理的角度來判斷人生,聽起來似乎有點危言聳聽、太誇張了,但關鍵在於,這過程讓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來看見自己的樣子。我還以為我一直很看重自己的價值呢,實則我認為自己偶爾可以穿得好看一些,但大部分時候差不多就可以了。價值感真是出乎意料的低落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好像也反映在我其他的生命面向上,偶爾會想要為自己爭取好一點的待遇、好一點的報酬,但大部分時候,覺得自己並不值得,因此,「退而求其次」的念頭經常掠過心頭。有意識的層面,我看不見這個部份,但潛意識似乎是這樣運作的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最後,我遵照書上指示,把那些還可以穿、還很新、還可以當睡衣──但是一點也不心動的衣服全丟了。事實上,我丟掉了超過五分之四的衣服,你可以想見,最後剩下來的衣服和褲子所剩無幾,但是打開衣櫃時──是的!每件衣服都令我非常心動,我再也不必穿著「將就一下」的衣服了。天哪──謝天謝地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不久之後,我買了很好看的家居服,是能讓我感覺到心動的衣服和褲子。穿著它們,突然覺得自己變漂亮了,一時很有感觸:唉,我為什麼不早點開始做這件事呢?

 

〔小標〕如果我根本沒有真正「投入」理想的生活……

 

        整理魔法的另一個要義是,要在短時間內完成,而不是每天整理一點點,因為你必須真正享受過一次完全浸泡在心動環境裡的幸福,然後你就再也不會想把它弄亂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真的嗎?以前我還以為,每天整理一點點,慢慢房間就會變整齊了,但這種結果當然從來沒有出現過,房間大多都是整齊兩天就變亂了,不然就是,永遠只有一小部分的地方是整齊的,整體而言還是不舒服。我也曾經阿Q的安慰過自己,作家嘛,書桌亂亂的不是很有情調嗎?但事實上,我根本就不喜歡亂七八糟的書桌,每次準備要寫稿之前,我總要先把桌面都整理妥當了,才能開始動筆;而且從小學開始,我就經常閱讀整理和收納的雜誌、不斷在家操練各種收納方法、並且喜歡徜徉在整理的快樂裡,這才是不需經過說服、就自然呈現的我呀──為什麼我的頭腦喜歡和我的天性作對,老是說服我相信另一套似是而非的道理呢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在協助客戶做整理作業時,麻理惠經常會問客戶的問題是:「你想要在這個房子裡過怎麼樣的生活呢?」我忽然想起來,我正好在前兩期的專欄上寫過這檔事呢,那時我還沒看過這本書,現在趕緊拿出來複習一下:「我經常幻想的自由作家工作,長相是這樣的:每天早上,在比平常人還要晚一點點的時刻醒來,慵懶的泡一杯熱巧克力,然後展開昨天未完成的小說第六章寫作。就這樣寫上個三、四小時,直到飢腸轆轆,才闔上筆記本,慢條斯理地從冰箱拿出簡單的食材,快快料理,就著大好的陽光享受新鮮山藥泥和一碗麵。下午處理一些必要的信件和生活瑣事,偶爾出外為寫作題材做個田野調查。晚上就慢跑、看書、看電影、和家人消遣,等到夜深人靜,再用薰衣草精油乳液為自己全身按摩,最後安安穩穩地睡去。」

 

        我當然沒有在過這樣的生活,如今重新檢視這段文字,我發現幾個導致我當時無法過這種生活的具體問題:1可可粉早就沒有了。2冰箱裡沒有山藥,櫥櫃裡也找不到麵。3陽光是有,但桌面很亂,坐下來很難享受大好陽光。4要處理瑣事時,常常找不到東西,經常東處理西處理,就是處理不完。5乳液是有,但是瓶瓶罐罐太多,光想到要拿乳液就覺得麻煩,最後什麼也沒搽就睡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竟然有這種事,我得要現在才看得出來,我不是因為沒錢、沒時間、沒心情,才沒辦法過理想生活,真正的問題是,當時我根本沒有真正「投入」理想的生活,怎麼能「過」理想的生活呢?袁詠儀在《新不了情》裡對失意的劉青雲說:「你想要中彩券,還得上街去買哩!」而我只是需要一罐新的可可粉而已,我確定我只要想買就能買到。

 

 

當然啦,麻理惠的客戶們也有各式各樣的理想生活樣貌,例如「可以每天洗泡泡浴」、「想在窗邊喝一杯悠閒的咖啡」、或者「希望睡在蓬鬆柔軟的床鋪上」。至於為什麼想這麼做呢,是因為「希望下班後可以獲得充分的休息」、「想要享受悠閒的時光」等等,但不管是什麼原因,如果一直這樣追問下去,每個人的答案最終都是一樣的:「想要過著幸福的生活。」

 

        我覺得我也是這樣,不管是寫作、教課、跑步、養貓、自己刷油漆、或者參與喜歡的課程,都是為了擁抱幸福的生活。但我怎麼能一面在心裡這樣期盼,又一面用行動與之背離呢?

 

        這使我在整理過程中非常慎重地對待「丟掉」這個動作。舉凡不心動的通通丟掉,不再勉強留下「說不定會用到」的東西。書上說,丟不掉某件東西,往往是因為「對過去的執著」或「對未來的不安」,這個心理通常也會反映到人生的其他面向上。

 

我剛好有一個很好的例子,那是我在整理信件時發生的。我非常愛寫信,從國小至今,和許多朋友都維持了階段性的通信行動,即使在童年頻繁的搬家過程中,我的信已經被媽媽丟掉了不少,但最後仍然剩下一大箱,非常整齊的連同信封擺放在收納盒裡。趁著這次大整理,我把每一封信的信封丟掉、把信紙攤開,閱讀後把不心動的丟掉,最後再把留下來的信整張放進活頁資料本。從一大箱變成一大本,感覺蠻有成就感的。

 

奇怪的是,明明就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完成的工作,歸檔後也覺得自己做得很好,但無論你信不信,當資料本被放進書櫃中之後,我真的可以感覺到它在對我放送訊息:「這、這裡還沒好!」

 

雖然很麻煩,但為了我那怦然心動的人生,我決定再把它們拿出來重新檢視一遍。果然,我留下了幾封非常有壓力的信,內容大致是要我好好唸書、努力考上好大學的勵志信,整理時我純粹是想要把它拿來作為將來寫作的素材,所以才留下的。接著繼續檢視其他頁面,才發現,因為這種理由留下來的信還真不少,但其實,該忘記的我早該忘記了,該記得的──就算這封信不見了,我也會記得。

 

最後,我又丟掉了大約三分之一的份量,只留下那些讓我確實感到心動的信。雖然我在整理的只是東西,但好像同時也在整理我的人生。

 

〔小標〕我本身就是幸福的。

 

最後我想說說鞋櫃的事。簡單的說,鞋櫃裡全都是阿法小姐的鞋,而且幾乎清一色都是她已經不心動的鞋,致使整個鞋櫃除了堆放沒再穿的鞋之外,一點實際用途也沒有。至於那些有在穿的鞋子,只能落得在門外一字排開。我想我不必解釋那代表什麼了。最後,當阿法小姐把所有不心動的鞋子都丟掉後,我們才終於有機會把那些on line的鞋子通通收進鞋櫃裡。

 

這下,門口變得清爽無比,隔壁鄰居甚至很好奇的詢問:「妳們要搬家了是不是?」我其實很想這樣回答:「沒有耶,沒有要搬家,只是要過好日子而已。」

 

應該這麼說,好像整個心態上都不一樣了,對於自己「要幸福」這件事,有了一種完全不同於過往的自信,不是等著看看「幸福何時要降臨在我的生命」中,而是發現「一旦我把那些會讓自己不幸福的東西拿掉,無論是有形的物品或無形的念頭,我才有機會發現,我本身就是幸福的。」在這整個整理過程中,我也確實面對了淤塞在我心中多年的一些秘密事件,我原以為袒露那些,會讓我感到困窘或墜落,然而真實的狀況是,我卻因此釋放了我自己。

 


 

此時,我正被一個充滿心動感的房子擁抱著。留下來的CD全都是想聽的音樂,一張張安然清爽地排放在乾淨的抽屜裡;發亮的餐具分門別類躺在碗櫃中,每一具都在召喚好吃的食物;照片全都是美好的回憶,紀錄所有我想記得的時光;還有那一整個床頭抽屜裡,擺滿了精油、線香、蠟燭、和我自己打的手工肥皂。

 

我真的再也沒有弄亂過這個房子,而且百分之九十九可以說出某件物品所在的正確位置。我認為,麻理惠正透過這本書對我這麼說著:「請你把更多的時間和熱忱,投注在『真正心動的事』上。或許,那也可以說是你的使命。」這不就是我日日操練的《奇蹟課程》說的嗎:「我的幸福與我的任務是同一回事。」我終於慢慢領受這個重要的觀念,即是「我的人生使命就是變得幸福」,真的!

 

最後,我要很有良心的鄭重呼籲,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很想親自動手整理的朋友,請你們務必把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這整本書看完,再開始整理。我的精華濃縮版和親身試驗版,不足以支撐整個龐大又細膩的整理工程,中間略過了很多重點。如果你也想要開啟整理的幸福之門,那本書將給你最大的支持。



PS. 話說我寫了這篇文章不久後,終於要去買可可粉了,但在最後關頭竟然決定要把可可粉換成我也肖想好久的韓國柚子茶,於是,還是沒把可可粉買回家。


    但是!就在昨天,去舅媽家看表哥剛滿月的小北鼻,舅媽指指桌上說:「姊姊從美國特別寄回來的,要給妳噢。」老天爺,那就是一罐不折不扣的可可粉。

      人生啊,人生,我隨時都準備好讓祢眷顧我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